村网通总站 困牛村 freecow.nync.com 欢迎您!
“你们来啦!外面冷,快进来。”紧闭的大门打开,张雪走出来热情地招呼采访组一行,让记者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一阵暖意。
在地下一层,空间并不大的办公室内,《华闻周刊》十几个员工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。张雪的办公桌也在这里,桌上堆满了各种杂志。
“尽管我们是华文媒体,但因为在英国,所以运行方式跟英国媒体的运行方式比较接近。”她介绍。
张雪与媒体结缘,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念本科的时候。那时,她在北大校刊从事采编工作,从此喜欢上了记者这个职业。
从北大毕业后,她远赴英国攻读媒体文化与分析专业硕士学位,后就职于英国一家华文媒体。
2010年,《华闻周刊》创办,张雪作为创刊团队的核心成员,负责内容框架搭建。
“在《华闻周刊》出现前,英国的华文媒介全都采用繁体字中文,目标受众主要是老一代港澳移民。随着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越来越多,对一份简体字中文刊物的市场需求出现了。”张雪说。
因此,就有了《华闻周刊》这第一份全英发行的简体字中文报纸。和在英国发行的其他中文报刊相比,其在内容定位上也有很大不同。
在张雪看来,相比老一代移民,新移民总体上受教育程度更高、经济地位更高。这些新移民更关心的话题不是被边缘化之后如何维权,而是如何在各个领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“这也是我们在创刊时提出‘文化自信源于优质阅读’这一口号的原因。”她表示,新移民有了更多文化自信,他们更希望通过优质阅读得到更多思想和观点上的启发。
如今,在遍布英国的WHSmith书店,在维珍航空、英国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的中英航线飞机商务舱,以及英国不少五星级酒店、奢侈品商店内,都能看到《华闻周刊》的身影。
“2014年《华闻周刊》从报纸改为精装新闻类杂志后,我们锁定目标人群,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杂志的精准投放。”张雪介绍。
为方便读者在交通工具上阅读,《华闻周刊》规格变小了,同时页数也从98页增加到了122页。
重要的是,该刊采编团队根据目标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调整内容结构,在原创内容生产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。
目前,整个采编团队已从过去的纸媒团队,扩充成了纸媒团队、网站团队和新媒体团队,人员规模跟着扩大了两倍。3个团队在内容生产上各有侧重,却又密切配合,从而形成合力。
《华闻周刊》进行的诸多新闻报道中,对“巴黎恐袭事件”的系列报道是最为成功的。而张雪正是此一报道活动的策划人。
“事件发生之后,杂志、网站、新媒体3个团队在第一时间抽调人手组成了一个突发事件报道小组。”张雪介绍,他们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推出了一个“24小时直播帖”,实时发布短平快的各种消息。与此同时,在网站上开设“专家访谈”栏目对事件进行评价、分析,最后在杂志上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度反思。
这一全方位的全媒体报道得到了广泛关注。以新媒体为例,“24小时直播帖”获得了25万+的阅读量,这对于一家英国华文媒体来说,已经是相当高的数字了。
《华闻周刊》在英国华人中的影响力由此进一步上升。
作为英国华文媒体一名从业人员,张雪有较多机会参与对“中英大事件”的采访报道,“那种感觉特别棒。”
在外出采访时,她多次偶遇重庆老乡。
“重庆人身上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气质,很容易被‘识别’出来。”她打趣说。
在张雪看来,这种特有气质,是做事靠谱、有进取心,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,“这也是不少在英重庆人成为所在领域精英的原因吧。”
《华闻周刊》以及张雪本人,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国内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,比如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后,《华闻周刊》采编团队就进行了专门的策划报道。
在这种“远距离”关注的过程中,他们也越来越明显感受到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变化。
“十多年前我刚来英国时,周围不少留学生希望在毕业之后留在英国。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越来越多的人想回国发展,事实上不少人回国之后也确实发展得不错。”张雪说。
近年来,只要有年假,张雪总爱回国一趟,切身感受国内发生的各种变化。“重庆越来越有‘国际范儿’了,这不光是体现在城市规划、建设上,还体现在城市居民的视野上。”她表示。重庆之声报道重庆卫视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