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重庆男人在非洲创造了“中国速度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tb2804094_22
    2016-11-24 09:52:04    来源:重庆日报   转载

    原标题:

    从生死历练到抗击埃博拉 重庆男人在非洲创造了“中国速度”

    摘要

      第一次见到傅良权的时候,他一身蓝色衬衫、带着金丝眼镜,文质彬彬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儒雅的中年男人怀揣着对建筑行业的热爱,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奋斗了16个年头。从坦桑尼亚到利比里亚,从野外的无人区到战后的城市废墟,都有着他的身影。埃博拉病毒肆虐的时期,他临危受命,毅然投身到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努力中,仅用27天就建起了利比里亚首个高标准的埃博拉诊疗中心,创造了国外媒体盛赞的“中国速度”。

    挑战无人区施工 经历生死实现蜕变

      41岁的傅良权在非洲从事道路施工已经有16个年头,每每谈到为何会有这样的坚持,他都笑着告诉我们这是他儿时的梦想。出生于垫江县包家乡的傅良权,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家乡基础设施的落后,公路的落后导致出门几乎靠双脚。从那个时候,他一直想成为一名筑路人,可以修建出通往世界的道路。

      1999年,从包头钢铁学院环境工程系毕业后,傅良权进入了以修路筑桥为主业的重庆外建集团。靠着自己的努力,傅良权逐步走上了预定的人生轨迹。“在国内修路已经算是达到自己的目标,但是,万万没想到自己儿时心愿会真的实现。”2000年7月,工作还未满一年的傅良权作为技术人员被公司派往非洲,参与海外道路的修建。

      “作为涉外的建筑企业,出国参与项目建设是公司每个员工必须经历的历程,但没想到的是,这一去就是十六年。”谈起往事,傅良权感慨颇多。他说,在技术知识方面自己还是很有信心,对于把国内的道路修建技术推广出去也充满了斗志。

      怀揣着筑路梦的傅良权,信心满满地踏上了非洲大陆。然而,在非洲的第一个项目就让年轻的傅良权震撼了。“当时在坦桑利亚的厄尔尼诺路项目上只有三四名中国人,由于项目很大一部分位于‘无人区’,因此,工作条件十分艰苦,喝的水都和动物一样,是泥塘里的积水。”傅良权说,有了这一次项目的经历,自己才算认识了非洲,也明白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。

      有一次,因为喝了没有净化的水,傅良权感染了疟疾,由于营地里没有医生,他只得自己找了些药吃,但病情却没有一丝好转,高烧到41℃,意识也开始模糊。项目负责人紧急派车送他到附近的医院去,但在穿越60多公里的野生动物园无人区时,意外发生了:由于是雨季,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汽车陷到了水塘里,前后数十公里都荒无人烟,手机也没有信号,这让他几乎陷入了绝境。

      “那时,水淹到了汽车座位的位置,我和司机就泡在水中,但却不敢下车,因为,在这无人区中,到处都是狮子、鬣狗、鳄鱼等,一不小心,就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。”回忆起那次经历,傅良权仍然心有余悸。就这样,他在雨水中侵泡了近4个小时,整个人奄奄一息。所幸,他最终坚持了下来,一辆路过的汽车将他们救起并送往了医院。

      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死亡,也正是这一次让我学会不放弃。”傅良权说,在非洲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,要在这里生存就要让自己变得坚强。那一次与死亡插肩而过,除去心智的改变,傅良权意识到公司派自己来到非洲的意义。“因为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,像这样的‘无人区’还有很多,我是运气好得到了救援,或许还有其他人没有得到救援而就此死去。”从那一次以后,傅良权更坚定自己的目标,把中国的道路桥梁技术运用在这片大陆上,修建出“中国态度”的道路。

    临危受命 生日当天立“军令状”

      2008年,经过多年的打拼,随着重庆外建业务在非洲的不断扩展,傅良权也从最开始的施工员,到项目总工,再到项目经理,在非洲完成了自己的一次次蜕变。2008年,傅良权成为重庆外建利比里亚公司的负责人,但他敢闯敢拼敢干的工作作风却没有一丝改变。

      在刚接手利比里亚公司的时候,这个国家才经历了内战,满目苍痍。“我们公司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首都蒙罗维亚的城市道路恢复工程,由于内战刚刚结束,城市道路千疮百孔,不少地下管道的图纸遗失,让工程施工困难重重。”傅良权说。经过公司上下的一致努力,硬是在工期内做出了一个获得“perfect”评价的工程,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赞扬。

      2014年3月起,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,利比里亚成为重灾区,不少外资企业纷纷撤离利比里亚。在保证员工避免感染病毒的基础上,傅良权带领自己的团队留在了利比里亚,继续推进项目建设,展现出了中国企业“负责任”的企业形象。

      2014年10月29日,那一天是傅良权的生日。傍晚时分,公司总部打来的一通电话让那次生日聚会变得不同寻常。“集团领导告诉我,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埃博拉肆虐国家的援助,准备在利比里亚援建一所埃博拉诊疗中心,而这个任务交给了外建。”

      时间紧迫,事关中国国际形象与责任担当,诊疗中心必须在一个月内建成!而一般类似的工程,在国内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。傅良权自感压力巨大,但却一口答应了下来。原本的庆生会变成了“战前动员会”,傅良权当着众人的面,第一个立下了“军令状”。简短的动员讲话之后,原本不怎么喝酒的他也端起一杯白酒,“建好埃博拉诊疗中心,我为大家请功、庆功。”

    27天建成诊疗中心 创造“中国速度”

      10月29日,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,外建利比里亚公司的工作重心全放在了埃博拉诊疗中心的建设上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诊疗中心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员。当晚,傅良权就和同事们一道,着手项目的研究分析,将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物资设备清单发回国内,随后开始项目的前期勘察等工作。

      三天后,重庆外建支援项目建设的技术人员、物资和设备就到达了利比里亚,诊疗中心的建设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。超高的效率,让时刻关注诊疗中心建设的当地政府、媒体和民众感到不可思议!

      “真正开始施工时,我们才知道有多困难。”傅良权说,诊疗中心的修建不同一般,它作为一个高标准的传染病防治医院,在病区设置上分为清洁区、污染区和缓冲区,附属建筑多,系统复杂,电子监控、对讲、冷水、热水、洗手、冲厕等均是独立的操作系统,给建设增添了很多困难。

      由于房间跨度大,为了加固吊顶板材,在材料奇缺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,傅良权带人几乎买光了当地市场上的木螺丝和垫片,简单而高效地解决了吊顶安全问题。而像这样的困难,在施工过程中比比皆是。

     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,傅良权带领自己的团队,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工,晚上十点收工,吃住在工地。最终,他们用时27天,完成了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、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、共19栋板房、配备100张床位的诊疗中心的建设。

      11月25日,诊疗中心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,为利比里亚人民抗击埃博拉,并最终战胜埃博拉病毒做出了重大贡献。利比里亚政府和国外媒体纷纷称赞,重庆外建创造了“中国速度”。

      多年的海外打拼,让傅良权觉得亏欠最多的是自己的家人:2005年结婚后不到十天就离开重庆,紧急赶往坦桑尼亚处理问题;2008年小孩出生不到一个月,也因为业务需要返回利比里亚。他打心眼里感谢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。

      “还好现在非洲和国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,从非洲回重庆也十分方便了,虽然常年在外,但每年都能回家一两次。”谈到未来,傅良权说,如今,非洲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,未来,他还会继续留在非洲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通过重庆外建业务的扩展,把重庆的影响力带到非洲的每一个角落,为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